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作家蘇小懶帶著孩子乘動車,孩子安靜地坐在位子上,卻被乘務員兩次主動提醒“管好孩子”,而且這節(jié)車廂里所有孩子都被“提醒”過。她在社交平臺發(fā)文表示感覺被冒犯,已經(jīng)向12306投訴。 這事很快被媒體報道,并且還上了熱搜。如果單獨拎出來,被乘務員兩次提醒“管好孩子”就要投訴,讓人感覺作家本人很“矯情”。其實,這只是今年暑假以來關(guān)于“車廂里的熊孩子”和所謂“厭童癥”大討論的又一次沸點時刻。 近期,關(guān)于車廂里孩子吵鬧的新聞不斷,之前輿論往往歸咎于“熊家長不管”,但是問題還有另一面,很多5歲兒童以下乃至嬰幼兒,本身就沒有發(fā)育完善的自控力,在高鐵的封閉空間里很容易失控、大哭大鬧,這不是“熊家長”放縱不管的問題。但是,這些帶嬰幼兒出門的家長卻遭遇了苛待,甚至一不留神就成了“熊孩子”新聞的主角,因而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。 “熊孩子”的帽子太大,如果不區(qū)分孩子的年齡、具體場景等等,很容易就遮蓋了真問題:有的是家長的監(jiān)管失職,有的是對兒童的不寬容乃至敵視的情緒,有的是因為公共服務設施對兒童不夠友好。 關(guān)于“喧鬧的車廂”的討論,已經(jīng)保持高熱很久了,其實問題不僅在車廂里,背后是公共場所屬于誰、如何構(gòu)建生育友好社會等嚴肅話題,特別是“厭童癥”的概念被提煉出來之后,更是加劇了輿論場的分化。有觀點認為,“厭童癥”本身就是一種話語陷阱;也有觀點認為,在“秩序”“公德”的外衣之下,包裹著對兒童的戾氣、對生育的厭惡,卻被當成流量密碼。 如果一方秉持著“我在車廂里絕對不能被打擾”的偏執(zhí),另一方自帶“我孩子還小”的濾鏡,那么輿論場就只有撕裂和對抗;如果一方把“你的孩子關(guān)我什么事”的冷漠當成權(quán)利,另一方堅持“我的孩子就是全世界”,那么口水只會制造口水,而不會產(chǎn)生進步。 放下偏執(zhí)和成見,打撈蘇小懶微博里那些家長的真實訴求;換位思考一下,當你帶著1歲的孩子出門,動輒就被請去顛簸的車廂連接處,是不是會意難平?想一想,自己出差累得精疲力竭,本想在車廂里瞇一會兒,卻被吵鬧聲逼到崩潰,又會怎么反應? “喧鬧的車廂”的討論熱了這么久,對立和撕裂肯定不是解決方案?!靶芎⒆印笔且粋€糟糕的標簽,讓嬰幼兒家長背負了不能承受之重,動輒引爆網(wǎng)絡狂歡?!皡捦Y”哪怕是一個偽概念,也應足夠警惕,不能打開“潘朵拉的魔盒”。解決之道還在于全社會共同探索建設兒童友好的社會環(huán)境,多想辦法,少搞對立。
標簽: